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来,锡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便民、利民的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制定便民措施,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机制,坚持巡回审理办案,积极向牧民群众发放“法庭便民联系卡”,将吉普车当作办公室,把蒙古包作为审判庭,有效解决了我市边远牧区群众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和牧业繁忙无暇到法院打官司的困难,极大地方便了偏远牧民群众诉讼。
我院设有两个人民法庭,即牧区巡回法庭和白音锡勒法庭,多年来始终坚持“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今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来,针对我市偏远牧区人民群众诉讼难问题,院党组提出了“上门送法、上门沟通、上门调解、上门立案、上门审理、上门判决”的“六上门”服务措施,法庭的法官深入草原、大漠和牧民家中,说法释理,定纷止争;对于年迈体弱、行动不便、书写困难、地处偏远的当事人和残疾人,推出上门立案、口头起诉、预约立案等措施方便牧民诉讼。同时,两个人民法庭继续加大巡回审理力度,对草场纠纷以及婚姻家庭、赡养、邻里纠纷类案件,改变过去坐堂审案为现场调查、及时调解、就地开庭,既方便了牧民群众诉讼,又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两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301件,其中为牧区诉讼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76次,下牧区巡回办案113次,就地开庭审理案件21件,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