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女,蒙古族,1966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到任立案庭副庭长以来,数年如一日,她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和对法律职业的崇高追求,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以热情文明的司法服务,赢得了当事人的信赖和赞誉。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纯朴真挚、勤奋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谱写了基层法官一曲曲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司法救助暖民心 人文关怀赢赞誉
近年来,随着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案件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弱势群体当事人在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无力缴纳诉讼费用,为此,该院进一步完善了诉讼费缓、减、免交诉讼费规定的审查制度,对各类案件的诉讼费做到了该收取的一律缴纳,应缓交的一律缓交、该免收的一律免收。同时,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牧区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经审查后,符合缓、减、免交诉讼费规定的,及时报请院长审批,并采取了一系列司法救助措施。使弱势群体感受到了人民法院的温暖,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
绿色通道解民忧 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由于旧城区改造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农民工讨薪事件频发,为了及时、有效化解农民工讨薪案件中存在的突发矛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陈杰同志倡导下,立案庭开通了“民工讨薪绿色通道”,每年年底都能“短、平、好、快”地解决百余起讨薪案件,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上百万元,受到了务工人员的一致好评。如2014年元旦过后上班第一天下午,在快要下班的时候,立案大厅进来一位农民工要求立案,陈杰同志审查相关材料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及时登录电脑办理了立案手续,并经院领导审批为其免交了3000余元诉讼费;后在谈话中当得知该农民工连回市区的车钱都没有了,陈杰同志随即掏出10元钱递给他,使这位农民工激动地连连说:“太谢谢陈庭长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
立案调解促和谐 倾尽全力解纠纷
为了将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陈杰同志带动全庭落实“立案调解”制度,推行立案审查阶段调解模式,将调解工作向前延伸至立案阶段。积极探索一审民商事案件立案审查阶段快速调解方法,力争使当事人在法院立案审查的7天内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调解过程中紧紧抓住矛盾焦点,将耐心、细心、热心贯穿于调解工作之中。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提出建设性调解方案,积极推进调解进程;注重运用各种调解方式,努力促成调解结案;注重运用各种有利因素,为推进调解提供助力。陈杰同志还在调解工作中总结出“多问一句,快走一步,灵活机变,反应迅速”十六字调解经验。她始终坚持切实保证法律实施的实际效果,使工作岗位变成缓和社会矛盾、营造社会和谐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