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锡市法院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新便民服务举措,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一站式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司法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诉讼服务,强化便民措施。在新建审判法庭建成集立案、信访、调解、咨询、自助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设置8个诉讼服务窗口和远程视频接访室、便民服务室,安装案件触摸查询屏、诉讼服务自助终端系统、立案叫号系统、大厅扩音系统、LED显示屏等信息化设备,开通12368服务热线、网上立案平台,切实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2016年7月将银行、保险公司引入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了当事人缴费不便和诉讼保全无能力担保的问题。自银行、保险公司入驻以来,当事人在服务窗口缴纳诉讼费6421笔1175万元,保险公司现场办理诉讼保全担保252笔。
二是加大救助力度,彰显司法关怀。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投入扶贫资金34.4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就学等实际困难,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实施、落实到位。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设立了农民工、妇女儿童、军人和残疾人立案“绿色通道”,依法为6197件弱势群体案件减缓免诉讼费758万元,同时帮助符合救助条件的87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301万元。妥善处理民生领域矛盾纠纷,特别是针对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共审结此类案件5778件,追索劳动报酬9673万元。
三是注重多元化解,减轻群众诉累。2016年6月成立了全盟首个诉调对接中心、“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和律师接待申诉信访工作站,采取“诉前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诉讼前得到化解。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政府、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并在全市下发了《关于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调对接机制的指导意见》。该院与33个政府职能部门选派的专业人员和司法局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共同工作,合力化解矛盾。诉调对接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纠纷5184件,调撤2328件,转入诉讼程序1411件,正在调解1445件。通过多方调解,既满足了群众合理诉求,又实现案结事了,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拓宽诉讼渠道,实现便民利民。2014年7月,在全盟率先成立的交通巡回法庭入驻市交警大队,对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现场立案、就地开庭、即时保全。法庭成立以来,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2903件,审结2769件,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1447件,调撤率82%,调解案件全部自动履行,大量交通事故纠纷被化解。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便捷高效的优势,在辖区苏木(镇)场和嘎查分别设立了2个巡回办案点和12个诉讼联系点,配备了功能齐全的专用巡回审判车、便携式巡回审判一体机、远程签章系统,采取“就地立案、就地审判”的方式,巡回审理案件1116件,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