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强力破解执行难题
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五年执结标的额14亿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01-02 14:38:19 打印 字号: | |
  锡市法院通过创新执行机制、整合执行资源、强化执行措施,以最强战力、最高效率,积极回应最高院和自治区高院提出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2013年至2017年,该院共执结案件7806件,执结标的14亿元,与上一个五年相比分别上升243%和376%,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一是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为有效应对执行案件激增的局面,2016年在全区率先实行执行警务化改革,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警组成执行实施组参与强制执行,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在此基础上,该院对执行局和法警队的42名干警重新整合,采取“1+1+1+3”模式组建执行团队7个,将25名法警充实到每个团队协助执行,全面提高执行效率。实行执行警务化以来,法警协助执行案件2000余件,出警3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因执行人员不足而导致的执行案件周期过长等问题。

  二是加大集中执行力度。按照上级法院统一部署,该院相继开展了“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执行年”、“草原风暴”、“草原雷霆”、“冬季会战”等专项行动。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开展了“夜间执行”、“节假日执行”、“清晨执行”、“2017年执行攻坚”等一系列集中执行行动,顺利执结一批被执行人长期逃避执行、规避执行、藏匿行踪的执行难案,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执行行动40次,执结案件2410件,执结标的1.5亿元。

  三是强化执行工作措施。与公安、住建、国土、房产等部门建立执行联动协作机制,查询被执行人财产4800余件,由公安机关协助临时控制103人,限制出境3人,形成合力破解“人难找、财难查”的执行难题。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将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失信名单”的同时,充分运用繁华街段大屏幕、微信平台、设置失信彩铃等多种方式,公开曝光企业375家、自然人1023名,形成高压态势,迫使“老赖”主动履行法律义务。依法惩治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司法拘留321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13人,提高了执行工作威慑力。在全区范围内首次尝试悬赏执行,对19名被执行人发布悬赏执行公告,有4名被执行人慑于压力主动现身处理案件,9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此项工作得到了最高院和自治区高院的肯定。

  四是提高执行信息化水平。2016年,该院完成执行指挥中心建设,配备了指挥终端系统、无线便携图传设备、单兵图像语音系统及执行指挥车辆等信息化设备,实现了执行行动远程指挥、全程录像。同时,配套建设了网络查控室,依托网络查控平台,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车辆、证券、不动产、工商注册、互联网银行等财产信息4900余次,冻结、扣划3000余件。入驻“淘宝”拍卖平台,实行网上司法拍卖,发布拍卖信息127件(次)。通过执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省了执行法官往返路途时间,缩短了办案周期,有效打击了逃避执行行为。
责任编辑: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