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纠纷解决多元化 诉调对接显成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10-18 08:34:02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逐年增加,为有效应对诉讼案件激增的不利局面,该院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调对接机制,在全盟法院率先采取“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工作模式,积极推动“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打造完善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诉前调解机制。

  一是,积极做好诉前引导。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员提供诉前引导,引导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诉前调解。诉调对接中心做好衔接工作,对转入诉调对接中心的属于小额诉讼范围的案件材料登记在册,并采取网上预登记立案,将案件指派到调解员工作系统进行调解。

  二是,聘请人民调解员。为做好诉调内部案件衔接工作,返聘退休的“老法官”为人民调解员,将双方当事人“请至”办公室,以“聊聊天、谈谈心”的方式先与当事人建立心理共情,深入了解当事人诉求及抗辩理由,以期达到“情理共融”让双方真正和解的目的。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出具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将材料退回并及时立案;对于出行不方便的当事人,可通过互联网人民法院在线平台线上调解。

  三是,组织多元调解联动。对涉及诉调对接成员单位的纠纷案件,组织司法、公安、住建、国土、环保、劳动监察、街道办事处、苏木(镇)场等33家成员单位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按照各自的分工承接诉前调解职能,及时整改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创新方法。对于提出要求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及时出具民事裁定书予以确认;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

  四是,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案件繁简分流窗口,针对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的案件直接交由速裁庭速裁。2017年以来,速裁庭受理物业纠纷566件,审结553件,调撤成功532件,调撤率94%案件平均审理周期10天,做到了简案快审;调解劳务费、劳动争议案件554件,涉及人数达1100余人次,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创新化解矛盾纠纷方式,在小额速裁审判庭设立“调解茶吧”,案件审理前或者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双方有调解意向,在“调解茶吧”进行调解,发挥“一杯茶”的功效,消除当事人之间、当事人和法官之间的抵触和对抗情绪,争取把矛盾纠纷在缓和的气氛下得到化解,有效提高了庭前或庭中调解的成功率。

  五是,设立“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为使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在法院内实现“零距离”衔接。该院与锡盟妇联联合设立全区第一家“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由“锡林浩特市沐阳家庭建设心理法理咨询工作室”入驻诉调对接中心,在诉前、诉中对婚姻家事矛盾纠纷案件进行调处,发挥行业调解在化解婚姻家事矛盾纠纷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品牌调解室设有工作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当事人起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时,在立案登记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先转由“温馨驿站”调解员进行调解,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调适。品牌调解室的建立,实现了法院诉讼调解和妇联组织调解的优势互补,做到了多元调解跟进、心理咨询介入、调判结合维权,使大量家事纠纷在诉前得到平和化解。品牌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受理家事纠纷1083件,调解成功664件,正在调解7件,转入诉讼程序412件,调撤率61%。所有家事纠纷中,各类情感问题占49%(其中再婚再离占23%,闪婚闪离占19%),家暴占24%,酗酒占11%,赌博占6%,出轨占5%,经济纠纷占3%,其他(吸毒、服刑、生理缺陷)占比近2%。

  六是,成立律师接待申诉信访工作站。为充分发挥律师化解矛盾纠纷的特有作用。该院与市司法局共同成立了律师接待申诉信访工作站,组织辖区律师事务所,每天派1名律师进驻工作站,以第三方身份为涉诉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代理申诉信访业务。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待咨询群众11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引导58件,代理申诉信访案件33件,成功化解5件。
责任编辑: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