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狠抓管理与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一是注重硬件建设,提升服务保障。2015年11月,在新建审判办公楼建成集立案导诉、自助查询、信访疏导、便民服务、保险缴费等功能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大厅。根据案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设置立案登记、申诉再审、维军维妇等8个服务窗口,设立远程视频接访室、便民服务室,由原先单一的立案功能拓展为集诉讼服务、纠纷分流、矛盾化解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职能,实现了“办事有人引、咨询有人答、查询有人帮、材料有人收、电话有人接”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二是注重软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科学设定服务职能,制定了诉讼引导、案件查询、材料收转等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司法救助、弱势群体维权等14项便民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服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设置蒙文蒙语案件诉讼服务窗口,在便民服务室放置自编的33类蒙汉双语诉讼指南手册,同时将诉讼权利和义务、诉讼费缴纳标准等以蒙汉双语方式上墙,方便群众参与诉讼。
三是注重群众需求,拓宽服务渠道。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2016年7月将银行、保险公司引进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了当事人缴费不便和诉讼保全无能力担保的问题。当事人在服务窗口缴纳诉讼费6939万元,保险公司办理诉讼保全担保997笔、担保金额10.5亿元。
四是注重信息化建设,增强服务水平。秉持“让信息化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以互联网、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努力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先后配备了多功能诉讼服务自助一体机、智能导诉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系统、司法公开触摸屏等信息化设备,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网上立案平台、“微法院”诉讼平台,实现了诉讼服务的信息化、便捷化,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