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市法院温馨驿站受理了一起特殊的家暴案件,原告残疾人全某某举报,称其丈夫宋某某拒不履行夫妻义务和父亲责任,多年来对三个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家人施暴,并将全部家庭财产的大部牧场养殖收入侵吞。调解室主任张秀艳立刻将双方当事人请到调解室了解案情,并确定具体调解时间。
案例详情
原、被告于2000年1月3日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二女。2010年因发生交通事故,致原告全某某视力二级残疾,长女宋某某智力残疾三级、语言残疾三级,次女宋某某视力残疾二级、身体右侧偏瘫。事故发生后,长女昏迷60日之久,原告昏迷30日,次女昏迷9日。抢救结束后,被告便不再管家,致两个未成年的残疾孩子于不顾,独自生活在牧场,养殖收入独自支配,全家的生活来源仅依靠低保维持,两个不能生活自理孩子的生活起居均由已是残疾人的原告全某某一个人照料,目前,原告全某某在某公司做些零工,充作长女后期做康复治疗的费用。19岁长女为无行为能力人,次女现在初三读书,由于智力残疾,成绩很差。最不能让原告全某某容忍的是被告宋某某经常酒后辱骂原告并殴打原告,致原告头部缝合4针,留痕近4公分。
调解经过
锡市法院温馨驿站调解室在调解前进行了短暂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坚决保护弱势群体,让这个雪上加霜的破碎家庭尽可能少受到一些伤害。
调解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调解人员在充分了解当事人经济状况情况下对被告心理防线展开攻势,并对被告进行了相关普法教育:告知被告宋某某私自将夫妻共同财产处分,签订的合同属无效合同及引发的法律后果,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特别警示。
通过心理、情理、法理、智理四理通调等多种调解手段,被告宋某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写下了保证书,保证今后不再殴打妻子和孩子,不再酗酒,保证不出轨,关爱家人。夫妻俩在调解现场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至此在场所有人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