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创新工作举措,深化管理措施,在审判管理和提高案件质效上狠下功夫,在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上出实招、见实效,积极拓展诉讼服务功能,创新多元调解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积极推进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一站式”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在原有立案服务大厅配置的8个服务窗口和各类案件立案、案件查询、诉讼引导、案件流程进度查询电子设备等的基础上,配备和升级多功能诉讼服务自助一体机、智能导诉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系统、司法公开触摸屏等信息化设备。与此同时,开通网上立案平台、跨域立案平台、“微法院”诉讼平台,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健全服务承诺等14项便民工作机制。将银行、保险公司引进诉讼服务中心,群众缴费“足不出厅”。全面应用涉诉信访系统,做到有信必录、有访必录、有录必全。
——“一中心一驿站”多调联动多元解纷。设立诉调对接中心、“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和律师接待申诉信访工作站、“法律援助中心驻人民法院工作站”工作相衔接,采取“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工作模式,与政府33个职能部门选派的专业人员和司法局专职人民调解员合力化解矛盾。延伸诉调对接功能,与锡林郭勒盟消费者协会、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对接,积极拓展诉调对接范围。
——“e调一吧”减轻群众诉累快审速裁。开启网上“e调解”,开通诉前调解网上立案预登记、互联网“e调解”、温馨驿站心理法理微信在线咨询平台,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机制,设立案件繁简分流窗口、小额速裁“调解茶吧”,组建小额速裁团队,对简单案件快审速裁。
——“三调联动”“五所一庭”,有效化解基层纠纷。交通法庭入驻市交警大队,对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现场立案、就地开庭、即时保全。与公安交警部门、司法局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三调联动”机制,合力化解交通事故案件引起的矛盾纠纷。针对牧区矛盾纠纷,白音锡勒法庭和牧区巡回法庭与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草监所、土地所、林业公安派出所建立“五所一庭”诉调对接机制,形成合力,化解草场纠纷、民间借贷等牧区矛盾纠纷,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