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是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环节,关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又直接影响着司法审判的公正与效率,需要法院干警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当事人的配合和理解。
日前,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经过简单明了,但因被告不配合送达,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办理进度。立案庭法官多次尝试联系被告领取应诉材料,但始终无法打通电话,又通过人民法院电子送达平台方式和邮寄方式均送达无果。眼看审限将至,为及时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只能前往被告家中直接送达。
被告户籍所在地地处锡市南郊,交通不便,为顺利完成送达任务,工作人员早早出发,经过奔波好不容易抵达被告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被告家所在的位置,但家中只有被告的父亲,称被告近几年都没有回过家,也和家里没有联系,工作人员只能向被告父亲询问相关情况并制作笔录后默默离开。
案件送达是司法审判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虽然此次送达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
近年来,诸如此类无法联系到被告,前往家中无人的案件众多,送达难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审判执行工作效率的“瓶颈”。该院立案庭干警将多措并举,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坚守司法为民情怀,尽最大努力保障案件送达工作及时、高效、规范得以实现。
【法官提醒】
拒收法律文书等躲避、规避送达的行为不仅无法免除被告的法律责任、逃避诉讼,相反还会丧失举证、质证和抗辩的程序性权利,将可能导致自己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维护。
诚信诉讼,不仅是做守法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关系到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只有原被告双方积极参与诉讼,法官才能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