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拓展服务半径 让社会充满爱
锡市法院“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活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1-24 09:40:00 打印 字号: | |

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成立于2016年7月,主要职能是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为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诉前调”、“诉中调”、“访调”,调解室已逐步构建起多元调处联动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在完成职能工作的同时,调解室还组建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对特殊家庭开展“安老、扶幼、济困”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志愿服务案例之一】

陈老太,是一位82岁高龄的独居老人,租住在锡林浩特市杭盖街道办事处某小区一车库内,丈夫于25年前就已过世。2023年2月初,老人在锡盟中心医院住院检查时,被诊断为膀胱癌晚期,原本就生活拮据,再加上身患绝症,家庭生活雪上加霜,老人瞬间精神跌入低谷。

调解室获取此消息后,及时来到老人居住处进行多次情绪疏导。当务之急是为老人解决一直以来自己最担忧的一件事,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车库是租住的,担心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过世对房主不好。随着老人病情不断恶化,担心的问题没有解决,老人愈加焦虑不安。调解室张秀艳主任为了缓解老人的痛苦,满足她的心愿,通过多方力量,为老人联系了锡盟蒙医医院急诊室,通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又再次为老人联系入住到了锡盟中心医院临终关怀科。在此期间,锡盟妇联、锡盟温馨驿站婚姻家庭建设协会、老人所属的社区和多年照顾老人的爱心人士等给予了老人力所能及的关心与关怀。

今年8月,老人在充满人性关怀的氛围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临终前,老人特委托杭盖街道呼格吉勒社区工作人员,向该院品牌调解室传递一句话“一个人活着要懂得感恩,对于他们这些非亲非故、却给予我无私帮助与关怀的人,自己今生无法给予回报,只能说一句---感谢他们的爱心和正能量”!

【志愿服务案例之二】

2021年,杭盖办事处呼格吉勒社区住户宋某,打零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独自照顾。调解室获此消息后,从2021年5月开始,先后成立了八个志愿帮扶小组,持续对该困境家庭进行定期和多种形式的帮扶。通过帮扶,志愿者们教会了年仅11岁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情绪疏导帮助父子二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帮扶,解决了家庭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缺失的困难;通过帮扶,解决了医疗费用的问题。由于经济困难,宋某一直未能继续接受治疗和检查,针对这种情况,调解室多方寻求帮助,经不断努力终于筹集到了宋某的检查费用,为多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宋某鼓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该院“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成立至今,共接待矛盾纠纷案件6000余件,成功挽救了4000多个家庭,对特殊家庭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进行家访持续帮扶、深入社区、农牧区开展婚姻家庭纠纷咨询及普法宣传等活动220次,开展线上远程调解300余次,现场联调36次,对15所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385人次,在5所学校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受市教育局委托对87名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372次;为1200多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和帮助,开展星期天课堂40期,受益3690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11次,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该院“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将在不断加大对婚姻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基础上,不断拓展志愿帮扶领域,在能力范畴之内持续对困境家庭进行帮扶,对弱势群体给予援助,用实际行动播撒文明、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温馨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