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宪法宣传周】以真实案例为镜让法治精神根植于青少年心中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2-04 16:45:53 打印 字号: | |

2024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为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2024年12月2日下午,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的60余名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旁听刑事案件庭审现场,用真实案例为在场的学生上了一堂鲜活的法治教育课。

伴随庄严的法槌声响起,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庭审正式开始。被告人李某明知是违法犯罪所得,仍按照指令在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邯郸市通过ATM机扫码取款方式帮助上线取现后存放在指定地点,共计取现人民币92500.00元,非法获利2700.00元。

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庭审过程重点突出、严谨有序、顺畅高效。被告人李某对被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表示认罪认罚,待合议庭评议后,该案将择期宣判。庭审现场庄重严肃、秩序井然,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

随后,法官以国家宪法日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强调了“12·4”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同时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与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讲解了相关法律内容。真实的案例,有趣的法律知识,引起了在场旁听师生的浓厚兴趣。   

庭审后,学生们一致表示,通过此次旁听庭审活动,不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沉浸式”感受司法审判的庄严与神圣,还学到了生活中所需要的很多法律知识。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法庭是生动的法治课堂,案例是鲜活的普法教材。下一步,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延伸司法触角,常态化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说法”,积极探索普法宣传工作新思路,不断推进宪法普及,深入宣扬法治精神,努力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曹艳煜